2019年度求是獎在清華園揭曉
秋日,晚霞沐浴中的清華大學沉靜而美麗,蒙民偉音樂廳門口標記著不同年份,被裝扮成“星光大道”的模樣。 今晚,2019年度求是獎在清華園揭曉,其中,兩位“清華系”科學家獲得大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獲“求是終身成就獎”,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顏寧獲“求是杰出科學家獎”。 今晚,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2019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在清華蒙民偉音樂廳隆重舉行,各位獲獎人來到典禮現(xiàn)場。 2019年度“求是終身成就獎”授予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楊先生曾求學于西南聯(lián)大,如今是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 ![]() 這是一個極具份量的獎項,在基金會歷史上,“求是終身成就獎”得主僅有一位,即基金會元老顧問、“兩彈一星”元勛周光召先生。作為基金會的創(chuàng)始顧問之一,楊振寧先生不僅在科學領域不斷突破,做出不朽的貢獻,他的人格魅力、家國情懷也令人高山仰止。新中國成立70年,楊振寧先生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他的學術成就、精神和風范深深影響了幾代中華學子。 今晚,求是科技基金會主席查懋聲為楊振寧先生頒獎,獎金300萬元人民幣。查懋聲在頒獎辭中,深情回顧了其父查濟民先生與楊振寧先生在基金會創(chuàng)立之初的歷歷往事,感謝楊先生在基金會的發(fā)展歷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和榜樣價值。 ![]() 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學家獎”授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研究員和普林斯頓大學顏寧教授,獎金各100萬元人民幣。 邵峰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從病原細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機理研究出發(fā),在致病菌毒力機制以及抗細菌天然免疫方向均取得系列重要原創(chuàng)性發(fā)現(xiàn)。這些發(fā)現(xiàn)為敗血癥藥物和細菌疫苗的研發(fā)提供了新的途徑;其中有關Gasdermin家族膜打孔蛋白的鑒定和機制的闡述也重新定義并大大拓寬了細胞焦亡的概念,進而開辟了炎癥和免疫研究的新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