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 鄧建新 艾興
:"`1}Q )p[Qj58 1.引言
yZ,S$tSR E=t^I/f)E 陶瓷刀具具有硬度高、耐磨性能及高溫力學性能優(yōu)良、化學穩(wěn)定性好、不易與金屬發(fā)生粘結等特點,可廣泛應用于難加工材料切削、超高速切削、高速干切削和硬切削等。陶瓷刀具的最佳切削速度比硬質(zhì)合金刀具高3~10倍,可大幅度提高切削加工生產(chǎn)率。近三十年來,由于在陶瓷刀具制造工藝中實現(xiàn)了對原料純度和晶粒尺寸的有效控制,開發(fā)了各種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氧化物、晶須或少量金屬的添加技術,以及采用多種增韌補強機制等,使陶瓷刀具的強度、韌性、抗沖擊性能等都有了較大提高。但陶瓷刀具并不是萬能的。陶瓷刀具在切削加工過程中要承受高溫、高壓作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損或破損。已有的研究表明,每一種陶瓷刀具都有其特定的加工范圍,不同的陶瓷刀具(或同種陶瓷刀具)在加工不同工件材料時其磨損形態(tài)和刀具壽命會有很大不同,因此存在陶瓷刀具與切削對象的最佳匹配問題。對于這方面的研究國內(nèi)外已有一些文獻報道,但因實驗條件和研究方法各異,不同研究者的實驗結果和研究結論也存在差異。
`:
9n
]xP Tfw5i,{ 本文在作者已有的研究基礎上,參考國內(nèi)外的相關文獻報道,對陶瓷刀具切削加工時的磨損、潤滑以及陶瓷刀具與加工對象的最佳匹配問題進行了綜合評述,以期對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的研制與開發(fā)、實際加工中陶瓷刀具的選用與磨損控制等起到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
lKV7IoJ&; o_cAelI[! 2.陶瓷刀具切削加工時的磨損機理
scZ&}Ni kg^5D3!2{Q 在陶瓷刀具切削加工過程中,始終存在兩個摩擦副,即前刀面與切屑間的摩擦副和后刀面與工件間的摩擦副。其中,前者影響刀具前刀面的磨損,后者影響刀具后刀面的磨損和已加工表面質(zhì)量,前、后刀面的磨損均影響刀具壽命。陶瓷刀具主要用于高速切削場合,切削溫度常可高達800~1000℃(甚至更高),切削壓力也很大。因此,陶瓷刀具的磨損是機械磨損與化學磨損綜合作用的結果,其磨損機制主要包括磨料磨損、粘結磨損、化學反應、擴散磨損、氧化磨損等。已有的研究表明,陶瓷刀具的磨損與切削條件密切相關。不同的陶瓷刀具材料在不同切削條件下加工不同的工件材料時,占主導地位的磨損機制可能有所不同。如在低速切削時,由于切削溫度較低,其磨損機理往往表現(xiàn)為磨粒磨損;而在高速切削時,則以高溫引起的粘著磨損、化學反應、氧化磨損和擴散磨損為主。
R*VEeLx ~L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