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件”奠定中國光學基石
1952年,在吉林省長春市鐵北區(qū),一批科學家和工人一起清理廢棄物、填坑、平整土地。他們要在這里開啟光學科技夢想。一年后,中國科學院儀器館建成。1957年4月,儀器館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儀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前身,以下簡稱光機所)。機構(gòu)名稱雖然變了,科學家的干勁兒卻沒有變。1958年,光機所為國家交出了最好的作業(yè)——成功研制8件先進光學精密儀器,統(tǒng)稱光學“八大件”。 .7r$jmuFs 1958年9月6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對光機所“八大件”試制成功給予了高度評價:“表明我國在光學精密機械儀器研究方面已經(jīng)進入國際先進行列。”作為我國光學儀器研制的里程碑,“八大件”標志著我國能夠獨立解決光學工業(yè)中的重大技術(shù)問題。 !Tu4V\^~A “八大件”填補了新中國光學研究的空白,奠定了新中國光學事業(yè)的基石,是新中國科技事業(yè)自力更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縮影,更是科學家們汗水與智慧的結(jié)晶。通過“八大件”,人們得以窺見老科學家胸懷祖國、勇攀高峰的精神。這些傳承下來的精神如光一般,穿越了時空的界限,照亮了未來的道路。 b*dEX%H8sf 1 有志青年 l4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