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ollwl |
2009-09-21 21:55 |
光學理論讀書筆記
1、 光圈變化對成像質量的影響? ,>~92 由于光闌限制光學系統(tǒng)的成像光束口徑,從像差的角度考慮,當光圈變化時,凡是與口徑有關的像差,如球差(與口徑有關)、彗差(既與口徑又與視場有關)將會發(fā)生變化。小光圈時,由于光闌擋去了遠軸光線,彌散圓的直徑就小,圖像就會清晰。大光圈時彌散圓直徑就大,圖像就會比較模糊,從而直接影響成像質量。 JgxOxZS`@ 在照相鏡頭中,光圈數增加一檔(光孔縮小一檔,此時通光面積減小一倍),球差就縮小一半。因此在拍攝時,只要光線條件允許,可以考慮使用較小的光圈來減小球差的影響。 Af
-{' 同樣,在拍攝時也可以采取適當采用較小的光圈來減少彗差對成象的影響。 HZP`u >. 與彗差不同,像散僅僅與視場有關,與孔徑沒有關系。即使光圈開得很小,在子午和弧矢方向仍然無法同時獲得非常清晰的像。在廣角鏡頭中,由于視場角比較大,像散現象就比較明顯。 H7\EvIM= 場曲是一種與孔徑無關的像差。靠減小光圈并不能改善因場曲帶來的模糊。 R_Hdi~ k 畸變并不會影響像的清晰度,而只影響像與物的相似性。畸變與鏡頭的光圈大小無關,只與鏡頭的視場有關。因此,縮小光圈并不能改善畸變。 `Y(/G"] 結論:當光圈變化時,由于球差和慧差發(fā)生變化,導致成像質量也隨之變化。(瞳像差) N*$Q(K 2、 相對口徑與數值孔徑的區(qū)別在哪里? tZ6KU11O 相對口徑即F數的倒數,其值為: =入瞳直徑/系統(tǒng)的有效焦距; a2g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