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密
光學鏡頭的裝配過程中,為了實現高
精度高效率以及便于復檢,需要的不只是高精度
儀器設備,更需要在
光學設計以及
機械設計中充分考慮裝配的需要
。本文以兩個
實例來探討機械
結構設計在光學鏡頭裝調中的應用:
.YYfba#{
yf3c-p 兩種設計:
JmL{& s`Z|
A
0;9X`z
J C sXV0 
6
axe “Poker Chip” Design “Tree Approach”
Zi'}qs$v A=8%2UwI 中低精度的鏡頭在裝配時,一般采用被動式,如“Tree Approach” 所示。裝配精度主要由鏡筒的內壁加工精度決定,而
鏡片與鏡筒的接觸一般為“面”接觸。
o~<ith$A* ?wM{NVt#- 中高精度的鏡頭裝配,則必須采用主動式裝配,在裝配過程中,監(jiān)控各鏡片間的相對位置,以保證其同軸性和間距,如“poker Chip” 所示。此時,鏡片與鏡筒之間需要有一定的間隙與調整空間,裝配精度不再由鏡筒的內壁精度決定。為保證對鏡片實現高精度和高靈敏度的調整,一般鏡片與鏡筒支撐之間的接觸為“環(huán)線”接觸,或針對每個鏡片半徑特殊設計的“窄環(huán)面”接觸。
+/+:D9j , Z!HQ|')N5 主動裝配中,僅保證同軸度的話,對鏡片通常有四個自由度的調整:2維平移,2維傾斜。實際鏡頭設計中,不同曲率的鏡片對這種調整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比如曲率越大則越敏感。從效率與成本
角度考慮,在鏡筒設計中,對比較敏感的鏡片的支撐,一般設計成“環(huán)線”或“窄環(huán)面”方式,而對不敏感的鏡片,則設計成“面”接觸支撐。
=^a Ngq EjxzX1: 因此實際高精度鏡頭在鏡筒設計與裝配方案的考慮上,一般采用了“混搭”的方式。
?r
P'PUB CshYUr - 下面是Zeiss和Nikon公開展示的鏡頭的實體剖面圖,仔細觀察,我們可以揣摩出這兩個著名廠商在裝配方案與鏡筒設計上的一些細節(jié)考慮。
9R$0[HbI3 pjG/` Zeiss鏡頭剖面圖
cV8Bl="gqe tZ|0wPp D@.+B`bA B?M&j Nikon 鏡頭剖面圖
nh"8on]M~ 8NP|>u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