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球面激光束整形器
參考Donald Dilworth《Lens Design Automatic and quasi-autonomous computation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書第十六章
#vDe/o+=
Wg$MKc9Vy[ 首先選擇工作目錄C:\Synopsys\Dbook\
\7/xb{z|
然后,點擊“Open MACro”按鈕
,打開宏C16M1,該文件中的代碼如下: |J6CH87> RLE !鏡頭輸入文件起始點
ID LASER BEAM SHAPER ! 鏡頭標識
WA1 .6328 ! 定義單個波長,單位為um
UNI MM !透鏡單位為mm
OBG .351 ! 使用OBG指令聲明高斯光源,束腰半徑為0.35mm,孔徑大小為輸入光束的1/e**2點
1 TH 22 ! 表面1和表面2之間的距離為22mm;表面1必須在束腰位置
2 RD -5 TH 2 GTB S ! 定義表面2的半徑和厚度,以及玻璃類型為來自玻璃庫Schott 的SF6
SF6
3 UMC 0.3 YMT 5 ! UMC指令求解表面3的曲率,給定邊緣光線的角度為0.3;
! YMT指令求解在表面4上邊緣光線高度為5mm時所對應的厚度;
4 RD 20 TH 4 PIN 2 ! 定義表面4的半徑和厚度,并拾取表面2的折射率
5 UMC 0 TH 50 ! UMC指令求解表面5的曲率,給定邊緣光線的角度為0°,即光束被準直;表面5的厚度為50mm;
7 ! 定義表面6和表面7,且兩表面必須平坦且重合,因為它們是AFOCAL輸出
AFOCAL ! 設置系統(tǒng)無焦
END !結束鏡頭輸入文件
點擊PAD圖標

或在CW窗口輸入SYNOPSYS AI>PAD,得到該
透鏡系統(tǒng)的二維圖,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