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8樓shogun于2007-04-19 10:35發(fā)表的 : )iM(
\=1ff
1、事實上經(jīng)過旋轉(zhuǎn)后,對于單個拋物反射鏡,焦平面的位置已經(jīng)變了,但是對于邊緣光線θmax,焦點位置仍然在對方的拋物線與旋轉(zhuǎn)前的焦平面的交點上,我的理解是這兩個點(在3D下事實上是一個圓)就是焦平面。也就是說,無論是front length還是back length都是離邊緣光線的焦點的距離。或者說,CPC的焦平面的位置就是它對應(yīng)的conical parabolic的焦平面的位置。 AorY#oq
2、a'就是出光面的半徑旋轉(zhuǎn)前>8,現(xiàn)在要求它為8。 .k-6LR
事實上只要tilt angle (即acceptance angle)一樣,CPC的形狀也是一樣的,無非是加了個出光面a'的大小限制后,CPC被整體縮小了。事實上a'在加上tilt angle的旋轉(zhuǎn)限制后,形狀本身就要發(fā)生改變的,但是這種改變是按最大的情況,并不是我們需要的。
個人的理解呵呵。有時間用tracepro驗證一下。我覺得對于旋轉(zhuǎn),我們只需要考慮終態(tài)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很了解過程狀態(tài)。
`U b*rOMu I`*5z;Q!%@ 4'=Q:o*w` <i4]qO(0u 感謝 shogun提供的資料
Kc95yt 我以前也沒有涉及過非成像光學(xué),看了這幾天都在一邊想一邊做CPC,針對兩位的討論我想回應(yīng)一下:
6PYm?i=p? G0|}s&$yL 1。樓主在圖 1.2上提到string method ,那么d點就應(yīng)該是拋物線弧abc的焦點;同理c是ed弧的焦點,那么該cpc的焦平面就是dc所在的圓面,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就是“cpc的焦平面”?
FZO&r60$E 6T|Z4f|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圖1.4上的a' ,應(yīng)該就是tracepro設(shè)定上的“l(fā)ateral focal shift”,就是上面所說的“cpc焦平面”半徑。
g1|Pyt{ ^N[ Cip}8 請問你們是這樣理解的嗎?
;ne`ppz0 Pc
黄大仙区|
耒阳市|
枣庄市|
瑞昌市|
罗平县|
仁怀市|
宿迁市|
禹州市|
五大连池市|
务川|
苍南县|
萍乡市|
盐池县|
北流市|
竹溪县|
商洛市|
和田县|
托克逊县|
七台河市|
任丘市|
牟定县|
津南区|
寿宁县|
白城市|
确山县|
红河县|
临潭县|
民乐县|
新龙县|
牟定县|
莎车县|
罗平县|
金昌市|
怀远县|
松原市|
信阳市|
湛江市|
措美县|
永春县|
泽州县|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