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談談自己的光學經(jīng)驗,在光學上多多交流共同提高!不怕工作時間短,都出來談談經(jīng)驗或者遇到的困難,通過交流可以得到很多的經(jīng)驗和知識。我先來談談我對光學設計的一點感受。 V?t*c [
我在一個光學研究所工作,工作時間比較短經(jīng)驗不多,光學設計已經(jīng)入門了。在所里經(jīng)歷的項目也不少,對一些鏡頭的設計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其實一個成品鏡頭的設計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好與壞的。 Y|mtQE?c
一些鏡頭為了成像質量和一些特殊要求(例如總長、重量、無熱化、體積等等)而犧牲了工藝性和成本。 \=RV?mI3?
一些鏡頭剛好相反成像質量達到要求后,就開始主要對工藝性和成本進行調整。這主要是一些民用鏡頭,需要大批量生產(chǎn)和低成本,成像質量達到要求就可以。但是一切都是以成像質量達到要求為前提的,如果鏡頭的成像不能達到要求,再好的工藝性再低的成本都是空話。 ,MHK|8!
舉個例子我親身經(jīng)歷的。以前裝調過一個鏡頭,其實那次已經(jīng)不能稱為裝調了。因為根本沒調,只是在往鏡筒里羅鏡片,但是最后的各項技術指標完全符合要求(其中有兩個鏡片我都簽了讓步接收)。就是因為工藝性太好了。 ?ZTA3mV?+
還有一個鏡頭從設計到成品完成歷時3個月,其中加班次數(shù)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采用了所內特殊裝配技術。但是檢測結果不合格。主要原因就是工藝性太差。 4NRj>y
我所要說的就是好的工藝性是一個鏡頭的重要指標,一個鏡頭的設計過程中有40%的時間是在調整工藝性。有時成像質量設計的再好也會因為工藝性太差了而從新設計。但有時也會因為技術指標要求太過嚴格而犧牲工藝性,這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 iaMl>ua
再舉個例子,有時在用自動平衡程序時會出現(xiàn)同心球鏡片、半球鏡片、超半球鏡片等等。這些形式的鏡片不是不能加工,但加工難度太大,加工過程中廢品率太高,無形中又增加了成本,拖延了工期。而且這些鏡片對毛胚料的利用率太低,一塊毛胚料有50%以上都浪費了,增加了成本。當然這主要是對于紅外光材來說的,紅外光材主要是晶體材料,價格都是以克來計算的(例如常用的比較便宜的材料單晶鍺12元/克)。在設計時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產(chǎn)生。 6a9:P@tY
說了很多可能有些不對和不確切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X8Cn
我會在星期一發(fā)一個紅外鏡頭的參數(shù)上來對我上述內容進行補充說明,這是我以前練習設計的,它的工藝性是很好的造價也是比較低的,但是鏡頭長度是比較長的,不是很實用,只是練習工藝的調整時設計的。主要參數(shù)是 工作波段8-12微米 ccd采用2/3英寸非制冷型探測器 焦距100 D/F=0.5 全視場10度 無熱化范圍-30攝氏度到50攝氏度。 @ebY_*
最后希望大家能夠放開些好好的討論一下,也可以把自己的練習設計發(fā)上來大家品評一下,對自己是一種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