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競選活動的民意調(diào)查中落后的日本政治家,為了獲得同情的支持選票,制造出被人暗殺的假象。為了使暗殺看上去確有其事,這位政客用刀在自己腿上砍了一刀。沒想到砍斷了動脈,血流如注。在發(fā)表最后的競選演說之前,他就一命嗚呼。
#T2J + =EMB~i ●1971年,一位亞利桑那人開槍打傷了自己。這倒沒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這種事情時有發(fā)生。可是為了提高呼救聲的分貝,這位受傷的人又開了一槍——打中了另外一條腿。
'7PaJj=Nx TEY~E*=}$ ●17世紀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因發(fā)燒而去世,他的高燒是由于長時間坐在爐火旁而引起的。
_K!.TM+9
U-4F 既然他知道它的溫度高,可為什么這位國王不從爐火那里移開呢?那不是他作為國王的工作。宮廷里負責照看爐火的傭人沒有上班,他的工作就是把國王的座椅往后拉。
(YYg-@IO M2|h.+[Q ●一個法國人1998年嘗試一次復(fù)雜的自殺。他站在一個高高的懸崖上,在脖子上套上一個索套,把繩索固定在一塊巨大的巖石上。然后他喝下了毒藥,并開始自焚。在從懸崖上跳下去的時候,他又朝著自己的腦袋開了一槍。
LtX53c xQDQgvwa 子彈沒有打中目標,反而打穿了繩索,因此他掉到了海里而沒能吊死。冰冷的海水撲滅了他衣服上的火焰,而且這種沖擊力使他把毒藥嘔吐出來。
\.O&-oi jq*`| m;Q 一位漁民把他從水里拖了起來,送到醫(yī)院,結(jié)果他由于體溫過低而死亡。
=#[oi3k hL6;n*S= ●紐約的一個反吸毒組織向在校小學生免費發(fā)放鉛筆,鉛筆上印有反毒品文字:“聰明人不沾染毒品”(Too Cool to Do Drugs)。當鉛筆被削尖用完了一截后,那文字就變成了“聰明人沾染毒品”(Cool Do Drugs)。然后就是:“沾染毒品”(Do Drugs)。
;aWk- b^C27s ●胡奧·菲格雷多將軍在1979年被選為巴西總統(tǒng)之后,馬上表現(xiàn)出權(quán)力政治的風格。
Iq4B%xo6G N'9T*&o+ “我要把這個國家向民主開放,”他高興地宣布,“我將把任何反對民主的人投入監(jiān)獄,把他們砸碎!”
1w(3!Ps+ =WW5H\?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當法國的朱利·內(nèi)爾打破了鐵餅的奧運會紀錄時,他那獲勝的一擲被判無效——并非他違反了任何比賽規(guī)則,而是因為所有本應(yīng)該注視著鐵餅比賽的裁判員都轉(zhuǎn)過頭去觀看撐桿跳高了。
vg[3\!8z[ RU4X#gP4Vh ●在投籃秒表出現(xiàn)之前,伊利諾伊州有過這樣一場比賽:比賽開始不久,喬治城隊罰球得了一分,接著他們就把球藏起來了,霍馬隊的隊員毫無辦法,只好在球場上席地而坐,而裁判則在看報紙。當比賽時間結(jié)束時,喬治城隊開始慶祝他們1∶0的勝利。
o.A:29KoU sAqy(oy#M ●一位烏克蘭商人給他的50名員工每人買了一個傳呼機作為禮物。在他返回的路上,這50個傳呼機同時叫了起來,他由于受驚過度以至于把車撞到電線桿上。 檢查完傷勢之后,他開始查看傳呼機上的信息。只見這50個傳呼機上出現(xiàn)了同一句話:“感謝購買本機!”
J](NCD 6(d6Uwc` ●1968年,底特律的一個竊賊帶著他的愛犬入室行竊。當警察發(fā)現(xiàn)時,竊賊倉皇逃走,卻把愛犬留在后面。
4E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