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在线乱码一区二三区_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

切換到寬版
  • 廣告投放
  • 稿件投遞
  • 繁體中文
    • 14676閱讀
    • 51回復

    [轉載]《光學在復旦》— 我知道的復旦光學學科一些往事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槐花村人
     
    發(fā)帖
    1886
    光幣
    14491
    光券
    0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樓主  發(fā)表于: 2012-04-10
    我是1955年9月進入復旦大學物理系讀書的。當時復旦物理系光學學科的教師實力是很強的。早在1954年復旦物理系就建立了光學教研組,主任是周同慶教授,他于1955年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的學部委員;教研組包含有葉蘊理教授及章志鳴、周雄豪和毛清獻三位講師。在1955年全系迎新大會上,就是周同慶教授給我們入學新生作了報告。我還記得他說的一件往事:他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1929—1933),了解并掌握了高電壓電源技術,這為他后來在復旦帶領方俊鑫、華中一及蔡祖泉研制x—光管時發(fā)揮了作用,并于1953年研制成功中國第一支醫(yī)用x—光管。他對我們說;“要重視實驗,要仔細觀察實驗室中的各種設備”。1955年之后,復旦物理系光學教研組每年都有留校青年教師補充進來,并開始建立專門化實驗室。1958年“大 躍 進”年代,復旦大學黨委發(fā)動全校師生大搞科研,光學教研組初步形成兩個研究方向—周同慶領導的光譜學研究和葉蘊理領導的紅外輻射及探測研究。也是在1958年,復旦建立了一個以方俊鑫為主任的直屬于校科研處的晶體生長實驗室。該實驗室經過幾年建設后,先后生長出大塊的磷酸鹽(ADP、KDP)晶體,紅寶石晶體、氯化亞銅晶體及鈦酸鋇晶體等,為后來的晶體光學性能研究和電光調制器研制從材料上作了準備。 8E" .y$AW  
    71~V*  
    1960年夏,我們這一屆(復旦第一屆五年制)本科生畢業(yè),我被留校分在固體物理教研組當助教,并成為以方俊鑫為首的電介質晶體物理研究組的一員,開始參加晶體光電性能的研究工作。就在我畢業(yè)的這一年,國際科技界出現了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技發(fā)明之一—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第二年(1961)國際上又報導了第一臺氦—氖氣體激光器研制成功。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校光學教研組的章志鳴、李富銘、朱昂如等教師從1962年開始進行氣體激光器及多層介質高反射率膜的研制工作,于1964年初研制成功我國高校第一臺氦—氖氣體激光器;其后相研制成功了氦—氙氣體激光器、氦—汞氣體激光器及氬弧氣體激光器等。在這幾年中,電介質晶體物理教研組的教師在方俊鑫帶領下積極進行KDP電光調制器及氯化亞銅晶體紅外光調制器的研制工作,并于1965年校慶之前研制成功兩套光通信演示系統(tǒng):(1)氦—氖激光KDP調制兩路信號光通信演示系統(tǒng);(2)氦—氙激光氯化亞銅晶體紅外光通信演示系統(tǒng)。上述這些激光器及光通信演示系統(tǒng)在當時國內處于領先的科研成果,于1965年10月送往北京在“高教部直屬高校科研成果展覽會”上展出。送往這一展覽會上展出的復旦展品還有以蔡祖泉為首研制成功的各種新型電光源(如大功率高壓汞燈、鈉燈等)及以華中一為首研制成功的高靈敏度電離真空規(guī)等產品。在該展覽會上復旦的展品有聲(光通信演示)有色(各種激光不同顏色),給參觀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當時有人稱贊說“復旦大學是一所光的大學”。在各個高校中復旦的成果是名列前茅的。該展覽會至1966年4月結束,參觀者都是全國各部委的科技人員、各級領導及部分國 家 領 導 人(如朱德、鄧 小 平等),本來周 恩 來總理也計劃來參觀,后因“文 革”爆發(fā)而未能實現。這次展覽會是對各個高校科研成果的檢閱,也展示了我們復旦物理系光學學科的實力。遺憾的是“文 革”爆發(fā)阻止了這一強有力的研究勢頭。 ~6OdPD  
    U{ Y)\hR-  
        1966年,“文 革”爆發(fā)后,復旦各系科全面停課搞運動,原有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都停止下來。1966年10月下旬,原物理系黨總支曾組織少數教師搞一些軍工部門下達的科研任務,如“30公里大氣傳輸光通信”項目等。后來軍宣隊和工宣隊先后進駐復旦,全系教師按班排連編隊,就成立了“科研排”。我本人曾在“科研排”內工作一段時間,參加“紅外電光調制器”的研制工作,但不久之后就被調離了“科研排”。提出“復課鬧革命”口號之后,工、軍宣隊把物理系部分教師編入“光學排”,主要進行若干激光器(如小型He—Ne激光器、CO2激光器及GaAs半導體激光器等)的研制和小批量生產工作。到1970年間又把“光學排”改為“光學工廠”,并成立了光學系,屬一個單位兩塊牌子。與此同時,1970年由物理系、物理二系及化學系抽調部分教師成立了“7051”科研組,分成三個小組從事包括液體激光器,氣體激光器和核激光器在內的大功率激光器的研制工作。“7051”科研組的成立大大加強了復旦從事激光研究的實力,他們于1974年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染料激光器,只比國際上第一臺染料激光器晚了約兩年時間。“7051”科研組于1976年并入光學系,這時光學系激光組的教師和職工人數曾達五、六十人,他們來自原物理系的光學、固體物理、真空物理、理論物理等專業(yè)及化學系和物理二系的教師,形成為一支有一定規(guī)模的研制激光器和相關單元器件及其應用的科技隊伍。到“文 革”后期,上海市科委也下達了一些科研項目,如“測量空氣中污染物的激光雷達”,“激光全息漢字發(fā)生器”等。我本人就參加了“激光全息漢字發(fā)生器”項目中“聲光偏轉器”的研制工作,這個項目的演示系統(tǒng)曾于1975年在上海市電子展覽會上展出過。 Lpn`HAw&  
    a+X X?uN{  
    1976年,“四人幫”被打 倒,“文 革”動 亂結束。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我們復旦光學學科與全校其它學科一樣迎來了新發(fā)展的春天。就在這一年光學系撤銷,光學學科全體教工回到物理系;也是在這一年,我校成立了以謝希德教授為所長的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所內設有章志鳴為主任的激光物理研究室和以方俊鑫為主任的固體光學研究室(1980年方俊鑫調離復旦到上海交大,該室并入激光物理研究室)。這一年開始,復旦物理系激光物理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作了調整,從以研制激光器及有關單元器件為主轉向以激光為手段去研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各種光物理問題等基礎研究為主。在研究經費上,1978年之前經費很少,最困難時整個研究室一年內只有約兩萬元人民幣的研究經費。1978年后經費逐步增加,八十年代 開始整個研究室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各部委及上海市科委申請的經費也逐步增加。也是在1978年,我們激光物理研究室開始招 收研究生(78級招8名碩士生,79級招12名碩士生),這些研究生及以后各屆招 收的研究生為光學學科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研究生們與教師一起日夜工作在實驗室,使學科的科研水平有較大提升,復旦光學學科在國內的學術地位明顯上升。復旦光學學科的兩位老教授(周同慶和葉蘊理)由于身體原因較早停止了學術上活動,因此在1981年全國評第一批博士點的時候復旦光學學科不是博士點,只評上了碩士點。1983年9月間國際激光會議在我國廣州市舉行,參加這次國際激光會議的外籍學者有100多人。復旦激光物理研究室有十幾位教師參加了這次會議,在會上復旦有十位教師作了口頭報告(用英語),給國內外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廣州國際激光會議背景下,1984年我們復旦光學學科順利地被批準為博士點,章志鳴教授被批準為復旦光學學科點的第一位博士生導師。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的1988年,復旦物理系的光學學科與凝聚態(tài)物理、理論物理和物理二系的核物理同時被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也是在1988年,由復旦大學與大連理工大學聯合組建“三束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激光物理實驗室是該國家重點實驗室一部分,這又為復旦光學學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條件。 -Ju!2by  
    `a 日土县| 阿克| 祁门县| 军事| 陆河县| 乐昌市| 交城县| 宝清县| 济阳县| 苍南县| 资兴市| 碌曲县| 乳山市| 呼伦贝尔市| 开封县| 九龙县| 米泉市| 内乡县| 荥阳市| 元江| 定结县| 铅山县| 延长县| 拜城县| 永登县| 叶城县| 清镇市| 常德市| 南部县| 大洼县| 塘沽区| 广元市| 陆河县| 睢宁县| 永泰县| 师宗县| 仪征市| 嘉兴市| 栖霞市| 汨罗市|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