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研制出迄今能耗最低的全光開關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聯(lián)合量子研究所(JQI)的科學家最新研制出迄今能耗最低的一款全光開關。新開關有望成為光子學和電子學“聯(lián)姻”的紐帶,科學家們可據此研究出能工作的光電通訊協(xié)議。研究發(fā)表在《物理評論快報》雜志上。 新開關能引導光束從一個方向到達另一個方向,整個過程只需耗費120皮秒(120萬億分之一秒),而且能耗僅為90阿焦(即1×10-18焦耳),是目前能耗最低的全光開關,其能耗僅為此前日本研制出的全光開關的五分之一,是其他全光開關的百分之一。科學家們使用了波長為921納米的近紅外線,約有140個光子。 大多數電子設備的核心部件是晶體管,它是一種固體半導體器件,在其中,一個門信號被施加到附近細小的導電通路上,以此打開和關閉信息信號的傳送通道。而在光子學內,固體器件全光開關既能像門一樣,打開或關閉光通過附近波導的通路;也能像路由器一樣,將不同方向上的光束打開或關閉。 實驗由馬里蘭大學的埃多·沃克斯和同事在馬里蘭大學和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進行。他們使用置于共振光腔內的一個量子點(相當于一個門)制造出了該全光開關。該共振光腔是一個擁有很多小洞的光子晶體,只允許少數光波通過該晶體。量子點由銦和砷組成,僅為1納米大小,使在其內部移動的電子只能散發(fā)出波長不連貫的光。 當光沿著附近的波導行進時,其中的一些光會進入共振光腔內,同量子點相互作用,正是這種相互作用改變了波導的傳輸特性。盡管140個光子都需要在波導內來產生開關行為,但其實只有6個光子做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