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signer |
2006-04-10 15:03 |
OSLO到底如何,大家討論一下(附OSLO用戶證言)!
發(fā)表人:陳志隆教授Professor Jyh-Long Chern 新竹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 (o2.*x qir8RPW 1998年我在臺南成功大學物理系,因為受命執(zhí)行中華衛(wèi)星二號科學酬載紅色精靈計畫,開始接觸光學系統(tǒng)設計.紅色精靈計畫是一個太空計劃,硬體上有三個光學儀器(一個六片filter影像儀,一個六管光譜儀,一個雙陣列式光譜儀)與一個主控儀器,與中華衛(wèi)星二號主計話畫的遙測儀分開架在衛(wèi)星主體上.當時眾多計畫目標裡頭有一項目標是建立光學酬載的設計能力. Yc-gJI*1 K9_@[}Ge 坦白而言,當時我沒有這個能力---雖然我是光學博士出身,但連規(guī)格都看得很吃力!! 更遑論設計, 製作與測試的東西!!當時太空計畫室的丁南宏博士,李立行博士與張友信博士,特別是李立行博士在規(guī)格上給了啟蒙.中華衛(wèi)星二號科學酬載紅色精靈計畫是個國際合作計畫,裡頭主要有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日本東北大學. w gkY\Q x4CSUcKb 剛開始的設計是跟美國Univ. of California, Berkeley, Dr. Stephen Mende研究群走,Dr. Stephen Mende研究群有光學設計高手,但Dr. Stephen Mende還是委外設計.而日本東北大學福西浩教授研究群則是自己設計,自己作.這個計畫在歷經(jīng)波折,設計製作與測試,最後整個科學酬載2004年中已經(jīng)在太空中運作並成功地完成人類史上第一次自衛(wèi)星上取下高空向上閃電等重要數(shù)據(jù).在執(zhí)行計畫的過程我對當時市面上的光學軟體(幾乎所有的光學軟體)進行評估並購置使用,我的實驗室投入不少人力與心力.2001年我個人決定切入作光學系統(tǒng)設計並以此為我專業(yè)領域.並以OSLO為我設計的主要工具.2002年我換到交通大學光電所,算是以光學設計為本業(yè)的開始. }Ryrd!3bY b~C^cM 當初在眾多的軟體選擇OSLO當然是有原因.首先自然要算得準,好用,速度快,又有延伸性.另外不能是黑盒子,不能作到後來不知道是自己的想法有誤?還是軟體有誤?!"不能是黑盒子"是當初我選擇OSLO的一個重要原因. N+zR7`AG8 c9ea%7o{0a 在這些年裡,雖然pre-design我是以手算為主,但OSLO內建的aberration analysis工具很強(如Aldis定理等),在分析上頗有助益.另外整個介面(Setup與Solves等)相當實用與清楚,對建立一個好的initial design助益極大.OSLO的最佳化功能極強,層次很清楚,對給出一個好設計幫助太大了.這是我很難放棄OSLO的一個原因. ehV}}1>O G4,.kK Slider-Wheel與call-back功能實在太強了.另外還有公差分析的工具很完備,這對後續(xù)處理太重要.內建的database與project管理的工具很全,其中Warren J. Smith的design library對我學習幫助極大.此外輸出檔案該有的都有了. OSLO有一點跟其他軟體不同的是:我個人覺得整個軟體的理論基礎很強. n%d7`?tm4 S^7u`- 我真正決定使用OSLO作設計還有一個原因,它是一個平臺,我可以寫C程式擴充功能.雖然各個軟體都可以有巨集指令供使用者使用,但一旦是要作新的介面研發(fā)或者對軟體原廠都不能問的比較保密性的計畫,巨集指令在效率上與保密性比較不週全,事實上遠遠不及的!! |H'wDw8 Kwo0%2Onkd OSLO源自美國Univ. of Rochester光學所 (Institute of Optics)是Prof. D. Sinclair的心血之作,Prof. D. Sinclair是1965年畢業(yè)於Univ. of Rochester,之後就留校任教.據(jù)說他之前不是作光學設計,是作了光學所的faculty才作光學設計!!Prof. D. Sinclair在1976年創(chuàng)建Sinclair Optics,開始有商用版的OSLO.OSLO有一個重大的inclusion:它加入Genesee Optics Software公司的GENII optimization. 此外OSLO 1996版本是一個很大的里程碑. `OHdo$Y9
:+v4,=fHy 整個OSLO其實是一個相當深刻的作品.我在學習OSLO不是拿它作一個軟體在學,而是想為何Prof. Sinclair要這樣子作而不是那樣子作?比較像拿OSLO來學光學設計. :OD-L)Or l:14uWu| 2001年起OSLO改由Lambda Research公司所有,進入OSLO第六版的世代.新的光學設計世代,如Lambda Research公司Dr. Leo Gardner(百年歷史四年一次1998年 International Optical Design Conference (IODC)的chair)等人新的風格,漸漸加入.它的很多新加功能都走得很前面. jMP;$w ;
巨野县|
和静县|
清流县|
玉田县|
进贤县|
寻乌县|
津南区|
梅河口市|
盖州市|
汶川县|
万荣县|
海原县|
芮城县|
若羌县|
武胜县|
花莲市|
驻马店市|
惠安县|
沐川县|
麻江县|
伊宁市|
九江县|
延庆县|
丰城市|
普格县|
平顶山市|
阿图什市|
湟中县|
日土县|
余庆县|
开鲁县|
平潭县|
巴塘县|
龙泉市|
江孜县|
大荔县|
南丰县|
宝清县|
日照市|
吴忠市|
桐庐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