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未來只需摩擦就能給手機充電
喬治亞理工的科學家從2012年開始,一直在探索納米級靜電發(fā)電機(TENGs)的應用和商業(yè)前景。所謂的TENGs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摩擦產生靜電發(fā)電。據悉,最近,韓國蔚山國立科技研究所(UNIST)的研究團隊攻克了一個阻礙TENGs技術廣泛應用的技術難關——產出電量低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發(fā)明了一種新型聚合物作為電介質材料。 1@t8i?:h 電介質本身是一種絕緣體,但當給它接入電場時會發(fā)生極化。存在外在電場是,電介質會發(fā)生極化和去極化,實現充/放電的功能。 ],
IQ~ hbe";(
[attachment=77288] `z^50Vh| 圖片來源:蔚山國立科技研究所(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A" >ai TENGs設備本身是由兩種可以互相摩擦的不同材料組成,通過摩擦,像玻璃、尼龍這樣的材料可以放出電子,而像硅、特氟龍這樣的材料正好吸收電子。TENGs將摩擦產生的機械能轉化成電能,可以為小型電子設備提供電力。 ba tXj]: xyP0haE UNIST的研究者們在研究TENGs設備時發(fā)現,雖然它的特性很有用,但是摩擦發(fā)電的方式有一些缺陷。比如摩擦中材料無法均勻接觸,摩擦導致材料磨損嚴重,靜電對潮濕環(huán)境十分敏感,電力輸出時損耗較大。所以,這個韓國研發(fā)團隊最初將研究重點放在提升電量輸出方面,但是,在研發(fā)的過程中,他們可能解決了一些與TENGs相關的環(huán)境問題。 9ec>#Vxx !'C8sNs 他們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fā)表的設備與喬治亞理工的研究很相似。但是,UNIST發(fā)明的新型聚合物電介質能夠從電極中吸取更多電量,輸出電力也更多。 )j QrD` Sc ijf 9 UNIST的一位研究者,也是論文的共同作者Jeong Min Baik在IEEE Spectrum的郵件采訪中說道:“為了提升輸出電量,我們嘗試發(fā)明新的聚合物作為更有效的電介質,研發(fā)出了新的設備結構來減少內部電量損耗。作為一個材料科學家,我認為合成最佳的聚合物作為有效的電介質是非常重要的。” $azK M,<q ]DUmp6 這種新型聚合物的電容率(用來測量材料在電場中存儲電量能力)幾乎是原有材料的兩倍。在電容率上面的增長也使得其電荷密度比其他納米發(fā)電機多出一倍。另外,當研究者將偶極方向對準薄膜時,材料的電荷接受特性大幅提高,電量輸出提升了20倍。 #nQboTB@ 2K^xN]]rG Baik和他的同事相信,輸出電電力的大幅提升可以使TENGs技術更好的適用于充電設備中。 e<{waJ1 DoNN;^H Baik說:“這項工作的最終目標是為智能手表和手機電池充電。我認為這是可以實現的,但是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最接近的目標是應用于基于摩擦靜電的自發(fā)電物理傳感器。在解決了一些例如穩(wěn)定(已解決)的問題后,最終產品將投入使用。” ec,Bu7'8 29nMm>P.e Baik的下一步工作是利用升級的聚合物TENGs為智能手表充電1%。他說到:“為了實現這個步驟,我將會設計一種新的電介質層,并對聚合材料再次進行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