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操控聲波:集成光子學的顛覆性突破荷蘭特文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為光芯片技術增添"聲波控光"這一新維度,突破了傳統(tǒng)光芯片的性能邊界。這項突破有望將原子鐘小型化至可裝載于衛(wèi)星和無人機的尺寸,使其在不依賴GPS的情況下實現(xiàn)自主導航。 想象一下,當你僅憑羅盤和星辰辨別方向時,突然獲得了一臺GPS導航儀——這正是David Marpaung團隊為光芯片設計領域帶來的革命性轉變。通過"聲波導光"這一發(fā)現(xiàn),研究人員為這項快速發(fā)展的技術注入了全新動能。光芯片技術已突破低功耗光通信的傳統(tǒng)應用領域,正在向更廣闊的應用場景拓展。 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中,Marpaung團隊將著名的物理現(xiàn)象"受激布里淵散射(SBS)"的精確性與多功能性轉化為可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實用技術。SBS技術的引入,使工程師能夠在光子集成電路中集成亞赫茲線寬激光器、超選擇性濾波器等性能無與倫比的關鍵組件。 Marpaung說:"集成布里淵光子學在科學和商業(yè)領域都蘊藏巨大潛力,我們的工作將其從實驗室推向了晶圓廠。"所說的"晶圓廠"正是芯片制造的核心陣地。 電子、光子與聲子的三重奏 對電信行業(yè)而言,布里淵散射通常是令人頭疼的干擾現(xiàn)象。光纖中光與玻璃介質的相互作用會產(chǎn)生周期性密度變化和折射率波動,導致光信號散射并限制傳輸功率。 但布里淵散射亦可化弊為利。通過精確調控光波與介質晶格振動(聲子)之間的正反饋循環(huán),一種全新的信息傳輸與處理方式應運而生。Marpaung解釋道:"如果說電子是電子學的基石,光子是集成光子學的載體,那么聲子介導的相互作用將成為操控信號的第三維度。" ![]() SBS作用過程動態(tài)藝術示意圖 讓SBS技術走出實驗室 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在鈮酸鋰光學材料中,聲波傳播方向可通過光波進行精確調控。這一突破性發(fā)現(xiàn)使得將SBS技術融入薄膜鈮酸鋰(TFLN)光芯片平臺成為可能。該材料正是當前光芯片制造的主流基底材料。 論文第一作者、Marpaung團隊博士生Kaixuan Ye指出:"雖然已有諸多概念驗證,但實用化進程始終面臨關鍵挑戰(zhàn)。"。傳統(tǒng)聲波如同海面漣漪般向四周擴散的特性,導致能量耗散嚴重,這一固有屬性曾是主要技術障礙。 SBS技術的應用前景 通過與香港城市大學Cheng Wang團隊的合作,研究人員在TFLN平臺上成功制備出芯片級布里淵放大器和激光器——這兩大組件是任何光子集成電路的核心單元。團隊還開發(fā)出更復雜的多功能布里淵微波光子處理器,可實現(xiàn)信號濾波功能。 這些成果為實際應用鋪平了道路。Marpaung解釋道:"SBS技術可將原子鐘所需超精密穩(wěn)定激光器微型化,從而大幅縮小設備體積。芯片級激光器將使衛(wèi)星和無人機實現(xiàn)低成本集成原子鐘,借助精準的機載計時系統(tǒng),這些設備將徹底擺脫GPS依賴。我們的技術還能實現(xiàn)超精密信號濾波。與高速調制器集成后,系統(tǒng)將具備更高性能、更小尺寸和更低成本。這種濾波器對6G通信和GPS抗干擾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鏈接: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v4022 關鍵詞: 集成光子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