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 對科學葆有原始的好奇
“我曾到阿爾卑斯山大峽谷,一個很少有外國人到的地方去游歷。一個80多歲、滿頭白發(fā)的老太太,坐在輪椅上,問我是干什么的。我說是我做量子物理的。老太太問,你做量子物理的哪一方面?我說是量子信息、量子態(tài)隱形傳輸,用英文就像時空穿越里面的東西。萬萬沒想到,老太太說:‘我讀過你在《自然》雜志發(fā)表的那篇文章。’” 這是潘建偉在國外留學期間的親身經(jīng)歷。他感慨,這位80多歲的老太太,仍然處于興趣驅(qū)動自己研讀艱澀難懂的科學期刊的階段,這是一種天生的好奇心驅(qū)使。
潘建偉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 幾年后,潘建偉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做了一個手術。醒過來之后,一位護士站在他的床前。護士說:“潘建偉,你是不是就是研究跟時空穿越類似的東西啊?你能不能給我講講?”潘建偉當時鼻子里面插著管子,非常痛苦。他只得說,現(xiàn)在我講不了,我將來送給你點資料吧。“這就是普通的歐洲人對物理學的好奇”,潘建偉說:“在國內(nèi),我也做科普演講。但下面的學生說:老師,我很認真聽了,但是聽不懂。然后就去拍自拍、刷朋友圈了。如果大家對科學沒有原始的沖動和興趣的話,我們就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創(chuàng)新國家。” 1996年,潘建偉來到奧地利攻讀博士學位。第一次見到導師蔡林格教授時,被問道:“你的夢想是什么?”潘建偉回答:“我要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如今,潘建偉的夢想早已達成,弟子們學成之后都紛紛回到他身邊而不是留在國外。因為他們知道,潘建偉的實驗室才是他們成長和工作最好的地方。“過去我們搞研究時常常會問,歐洲有沒有在做,美國有沒有在做?習慣在人家后面追蹤和模仿。而量子信息是一個全新的學科,我們必須學會和習慣做領跑者和引路人。” |
最新評論

-
redplum 2017-03-14 01:16向科學家致敬

-
likaihit 2017-03-14 01:17好厲害啊

-
dushunli 2017-03-14 01:24科學的力量!

-
tassy 2017-03-14 01:50向科學家的好奇致敬

-
jellyfish 2017-03-14 01:59好文章,很好的想法跟態(tài)度

-
bairuizheng 2017-03-14 04:03很好的想法跟態(tài)度

-
譚健 2017-03-14 07:31向科學家致敬

-
liufeng0911 2017-03-14 08:01科學家

-
文刂大田 2017-03-14 08:13向科學家致敬

-
coldsea 2017-03-14 08:23很崇拜真正的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