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層狀材料成功將太赫茲光限制在納米尺度一項新研究成功利用新型層狀材料將太赫茲(THz)光限制在納米級尺寸,這一突破有望改進光電設備性能,如遙控器和夜視儀使用的紅外發(fā)射器,以及物理安全和環(huán)境監(jiān)測所需的太赫茲光學設備。 這項題為“Ultraconfined terahertz phonon polaritons in hafnium dichalcogenides”的研究成果發(fā)表在《自然·材料》期刊上。該研究由范德比爾特大學機械工程教授、跨學科材料科學研究生項目主任Josh Caldwell,以及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的Alex Paarmann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Lukas M. Eng教授合作主導。 雖然太赫茲技術(shù)有望實現(xiàn)高速數(shù)據(jù)處理,但由于其波長較長,將其集成到緊湊設備中一直存在挑戰(zhàn)。傳統(tǒng)材料難以有效限制太赫茲光,限制了微型化發(fā)展的潛力。 研究團隊采用由鉿與硫、硒等硫族元素組成的層狀材料二硫?qū)倩x,通過利用聲子極化激元(光子與晶體晶格振動耦合形成的一種準粒子),成功將超過50微米的太赫茲波長壓縮至不足250納米,實現(xiàn)了太赫茲光的極端限制。這一過程能量損失極小,為開發(fā)更高能效的太赫茲設備鋪平了道路。 Caldwell解釋道:"合作研究員Artem Mishchenko對此作了一個生動比喻:這種超過200倍的光波壓縮,相當于將海洋波浪限制在一個茶杯中。" 該團隊的合作研究重點聚焦于光與物質(zhì)在納米至原子尺度的相互作用、其對非線性光學的影響,以及這些變化與塊體材料的差異。這涉及在光譜域(主要是紅外線)利用極化激元實現(xiàn)亞衍射限光約束、納米級光學元件的設計,以及新型光學、電光和電子材料的識別與表征。 Caldwell透露:"這項研究最初是一名高中生的暑期項目,但很快擴展為對前所未有光學限制水平的激動人心的觀測。"該研究源于柏林FHI、范德堡大學與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之間的長期合作,使用了恩格課題組在德國亥姆霍茲德累斯頓羅森多夫研究中心FELBE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上搭建的近場光學顯微鏡終端站。過去15年間,該終端站一直作為用戶實驗室由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與HZDR共同開發(fā)和維護。 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的Lukas M. Eng表示:"探索通過聲子極化激元(如二硫?qū)倩x中的極化激元)實現(xiàn)超高太赫茲光壓縮,需要借助HZDR自由電子激光器中近場顯微鏡的極致納米級成像能力。" 此項成果有望推動超緊湊太赫茲諧振器和波導的開發(fā),這對環(huán)境傳感和安全成像應用至關(guān)重要。將這些材料集成到范德瓦爾斯異質(zhì)結(jié)構(gòu)(通過垂直相互作用較弱的二維材料堆疊而成的結(jié)構(gòu))中,可進一步增強二維材料的研究能力,為納米級光電集成提供新機遇。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不僅凸顯了二硫?qū)倩x作為太赫茲應用平臺的潛力,還為通過超強甚至深強光-物質(zhì)耦合探索新物理現(xiàn)象奠定了基礎。研究結(jié)果表明,未來通過高通量材料篩選或可發(fā)現(xiàn)更高效的太赫茲技術(shù)材料,推動這一關(guān)鍵領(lǐng)域的創(chuàng)新。 Paarmann強調(diào):"我們在二硫?qū)倩x方面的研究展示了如何突破太赫茲技術(shù)的邊界, potentially 為光電集成方法帶來變革。" 相關(guān)鏈接:https://dx.doi.org/10.1038/s41563-025-02345-0 |
最新評論

-
tassy 2025-09-17 00:01太赫茲光限制在納米尺度新型層狀材料

-
phisfor 2025-09-17 06:36新型層狀材料成功將太赫茲光限制在納米尺度

-
redplum 2025-09-17 06:59新型層狀材料成功將太赫茲光限制在納米尺度

-
likaihit 2025-09-17 06:59新型層狀材料成功將太赫茲光限制在納米尺度

-
lijinxia 2025-09-17 08:19新型層狀材料成功將太赫茲光限制在納米尺度

-
小王加油 2025-09-17 09:35新型層狀材料

-
宿命233 2025-09-17 09:45新型層狀材料成功將太赫茲光限制在納米尺度

-
sgsmta 2025-09-17 09:49新型層狀材料成功將太赫茲光限制在納米尺度

-
北極星的天空 2025-09-17 09:55新型層狀材料成功將太赫茲光限制在納米尺度

-
jabil 2025-09-17 10:22Nice and good information




